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7722|回复: 0

[今日霍林河] 基建工程兵44支队战斗在霍林河时,我所难忘的大件运输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2 14: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精品长文创作季#

写在前面
内蒙古霍林河矿区露天煤矿建设过程中,有一段历史值得铭记,即1978——1981年基建工程兵第44支队参加建设的历史阶段。为回首往昔、铭记历史,讲好霍林河创业故事,传承霍林河创业精神,原基建工程兵第44支队郑燕飞、赵丽娟、唐忠富等战友发起了“听老兵讲述当年霍林河创业故事”活动,为我们还原那激情澎湃的岁月,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些动人故事及历史事件。
我叫曾明明,1978年应征参军入伍,在基建工程兵第44支队服役。

基建工程兵44支队战斗在霍林河时,我所难忘的大件运输连-1.jpg

作者曾明明当兵时的照片

1979年的时候,霍林河矿区还没有铁路不通火车,为加快推进霍林河露天煤矿的开发建设,当时总部和支队首长决定,在支队通辽东郊仓库成立专门为矿区运输大型设备的大件运输连。我记得连部共有6人:连长王前弟,四川省通江县人;指导员周月明,山东省广饶县人;司务长卢津勇,内蒙古奈曼旗人;统计调度员赵文斌,北京市人;通信员李强,四川省凉山州人;我是文书,吉林省蛟河市人。司机班16人:付兴道、国运春、王海峰、崔元太、杨志勇、韩治忠、翟福林、翟福祥、温华清、曹国良、王耀忠、王井仁、胡万仁、崔师付、强宝贵、李喜贵。
起重班7人:李尚文、范树增、王立军、尹铁峰、徐效禹、李洪满,还有一位姓袁,记不清具体名字了,我们都叫他袁师傅。修理班2人:郭刚力、陈海峰。炊事班4人:朴春信、吴长珠、朱行进,严学松。电工1人:任树山。全连总计35人,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那个年代,战友们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立刻一个个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在当时,我记得大件运输连的车辆装备,按现在说法就是“豪华版”配置:国产四平大客车1台,北京产212吉普车1台,国外引进的90吨、36吨吊车2台,60吨沃尔沃拖板车4台,40吨沃尔沃拖板车2台,8吨沃尔沃油罐车1台,8吨沃尔沃自卸运输车1台。要说大件运输连的运输设备能力,当年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号的。大家都知道,20世纪70 年代我们国家并不富裕,物资也匮乏,但为了加快霍林河矿区建设步伐,国家花费了大量外汇,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采矿设备,可见当时国家是多么重视霍林河矿区建设。
1979年5月1日,经过1个多月的紧张准备,首批大型设备和68吨自卸车车斗,在通辽铁路货物处装车完毕,开始了通辽市至霍林河矿区的首次运输之行。当年的运输过程困难是难以想象的,那时通霍公路比较窄,更谈不上双向车道,在公路上见到的全是国产解放牌货车,公路上忽然出现了全部是国外进口的大型车辆,运输着大型设备,足有一公里多长,简直成了一道风景,特别震撼、特别壮观。我很清楚的记得连长王前弟作了出发前的战前动员,要求全连必须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全力以赴安全正点的把设备运送到矿区,要圆满的完成上级首长交给我连的任务。此时,战友们各个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对圆满完成运输任务充满了信心。
由于大件运输连运送的大型设备超高、超宽、超长,为了不影响道路交通和沿途群众的正常通行,我们是凌晨4点出发的,并由地方运输监理的监理车和监理同志为我们大件运输连保驾护航。记得凌晨3点我们就起床了,4点准时从通辽东郊仓库出发。第一台车就由通辽市运输监理车开道,接着就是全连的12台车辆,各车都插着小红旗做为明显的安全标志,行驶在前往霍林河矿区的路上。
当年的公路不足8米宽,沃尔沃拖板车宽3.8米,由于设备超高、超宽、超长,途中战友们时不时就得爬上车用钢筋钩挑起电线,让运输车慢慢通过,尽管这样,有时一不小心跨路电线就被刮断了,于是战友任树山就带电作业,马上恢复供电;当遇到路窄人多时,监理同志和引导员就下车进行疏导,若遇到下雨道路泥泞车打滑时,战友们就肩扛人推,最艰难的是行驶途中更换轮胎,每次换完轮胎后,汗流浃背的战友们都你瞅我,我瞧你,个个都是大花脸。
从通辽东郊仓库到霍林河矿区,有3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跑了两天。第一天起早贪晚到达扎鲁特旗转运站,为车辆加油,捆绑加固设备,休息一宿,第二天早上出发,由于运输的都是大型设备,行驶速度极慢,平均每小时20公里。我们首次到达矿区时,当车队行至拖修厂大桥前,那场面令人兴奋,只见公路两旁插着红旗,支队首长及战友们列队欢迎,就像迎接凯旋的将士,此刻所有的疲倦都没有了,全身充满了力量。

基建工程兵44支队战斗在霍林河时,我所难忘的大件运输连-2.jpg

▲大件运输连运输大型设备到矿区
大件运输连是一支特殊的运输连队,全连上下团结友爱,奋发向上,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我还记得每逢周日或休假,连长王前弟、调度员赵文斌就叫我们到家里改善生活,连长的岳父岳母、嫂子,赵文斌的父母,待我们像家人一样,好吃好喝的款待我们,让我至今难忘。指导员周月明经常主持全连学习,入情入理的做好思想工作,司务长卢泽勇精心安排连队的每一餐。
我还记得连队由于在通辽市东郊,远离市区,战友们的洗澡成为一道难题,连长、指导员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安排炊事班的战友用大锅烧水,战友们收车后晚间在室外沐浴,那时,战友们能洗上澡是最开心的事。通讯员李强刚满19岁,川音很重,个子小,工作任劳任怨、活泼可爱、机灵有趣,给战友们带来无尽的愉快。
我记得每一次运送大件到矿区,他都和我随车作记录,把行车中的好人好事及行车过程整理成材料,半个月上一次板报,调度员赵文斌是随父母从北京支边到通辽的,日常中他好似一位兄长,满口的北京话,经常帮我修改定稿上墙;全连战士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团结和气、亲如兄弟。那一年,我们完成了上级首长交给我连队运送大型设备的任务,并且还是全年零事故,这对大件连运输大设备实属不易,为此,受到基建工程兵总部和第44支队首长的肯定及表扬,支队奖励我们连一台大电视机,战友们也多人立功受奖,连队荣记集体三等功。
时光快过去半个世纪了,想想很多人和事,就像石板上的碑文,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有一次,车队从通辽出发不久便下起了瓢泼大雨,雨停后,车队继续前行至舍伯吐,当时有一火车道与公路交叉口,火车道正在修建中,有一段土路雨后泥泞不堪,我们把准备好的枕木铺在泥泞处后,让车队缓慢通过,结果车太重了,枕木橡被刀切的一样断开,车辆纹丝不动,大家都傻眼了,见此情景连长就带领大家喊号,开始人工挖泥淘水,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所有的车辆都开出了泥潭,车辆整齐地排列在前面的路上了,而我的战友们站在那里,个个就像只会眨眼睛的泥塑雕。
在运输大型设备的过程中,最数运输68吨自卸汽车车斗考验人,每次运它都是对起重工和驾驶员的考验,把车斗安稳地装在托板车并固定好,考验着起重工的经验与技术,装车斗需要吊车机与起重工的完美结合,捆绑、固定则需要力学原理,丝毫的不合理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装好后的大件车超宽又超高,行驶中大件车稍快一点便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左右摇摆、晃动,此时每个战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出现意外。现在回想起来都后怕,每次也真是有惊无险啊!特别是每次车队跨越乌罕大坝和阿拉坦大坝时,无疑更是对战友们的胆量、智慧、技术的更大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连队依然多次安全无事故,圆满完成了支队首长交给我们的运输任务,得到了基建工程兵总部和第44支队首长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有一个场面至今我都记得深刻,那就是1979年8月1日那天,当大件运输连运送大型设备要抵达矿区时,突然接到支队通知,时任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黎原首长要到运输现场接见我们全连指战员。于是,车队临时整齐地停在路旁,全连战士整理军容风纪,列队等待首长的接见。不多时,只见首长乘坐的汽车开了过来,黎原首长下车后,王连长跑步向前,把大件运输连的现状和运送大型设备的过程向首长做了详细报告,全连指战员向首长敬礼!黎原首长和支队首长同我连指战员一一握手并问好,那情景让全连指战员激动万分,首长的接见关怀是对我们大件运输连的充分肯定,极大地的鼓舞了全连指战员的士气。
时光飞速,光阴似箭,当年血气方刚、朝气蓬勃战友们,如今已是平头甲子迈仓步,鬓角挂雪发染霜,但每每想起那些往事,依然热血沸腾,大件运输连让我永远难忘!部队撤销后,我复员回到了老家,散碎的记忆很难串成美丽的银链,但它依然能发出时代的璀璨。在这里,我向所有参加过霍林河矿区露天煤矿建设的老战友们敬礼!同时也特别感谢赵文斌等老战友们提供资料和积极参与!
祝愿霍林河的明天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