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通辽微电影演员【报名帖】论坛版主招募中!你是论坛的大神儿就来报名吧!招聘市场运营主任\新媒体运营专员\出镜主持等2015年内蒙古计划招400名特岗教师虚位以待  诚邀入驻
查看: 5453|回复: 0

[服务公益] 一个活泼可爱的8岁女孩,主动要求做心理咨询,她经历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2 1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一个8岁的孩子主动要求父母带她来咨询,因为她发觉自己这学期“笑不出来了”。我一边跟她一起画画、玩沙盘,一边试着探索是什么让这个幼小的生命如此忧郁。我先问孩子这学期和上学期有什么不同,孩子说:“学校把做游戏的时间取消了,不停地上课、上课,还不允许出错!”我点点头,给了孩子共情后,问了一个例外问题:“有没有什么时候,可以笑出来一点点呢?”孩子认真想了想,说:“玩的时候。”我又问:“多久可以玩一次呢?”孩子摇头、叹气,像个小大人一样地说:“很少。大人把我们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我接着问:“那大人们自己玩不玩?”孩子又摇头,说:“大人很奇怪,我好不容易刚写完作业,他们马上会说:‘去弹钢琴吧,弹钢琴就是玩!’”我反问:“那你觉得弹钢琴是不是玩呢?”孩子说:“如果我可以想弹什么就弹什么,那就是玩。但大人会说‘你那样弹有什么用?一点也没意义!’,非要我按他们的要求来,根本就不是玩!”

我点点头,十分心疼这个孩子。对孩子来说,能够自由存在和行动、有机会学着为自己的行动负责,本来就是意义的全部。可是焦虑的大人们却会认为“那怎么够”,他们的内在逻辑是:如果不学点有用的本领、就不能获取更多;如果无法获取更多,就不能过上好的生活;如果过不了好的生活,那就白活了;而且,大人早晚会死的,如果孩子不能尽早变得有用,那他们以后怎么办?……于是,生存焦虑伴着死亡焦虑,一股脑地冲着孩子席卷了过来。等孩子一拨拨长大,“意义”和“有用”的接力棒就一拨拨传了下去;一起传下去的,还有焦虑。

当整个世界都在拼命追寻意义、而意义又成了“有用”的代名词后,那些本来真正活在意义之中的孩子们,却被“有用”绑架、被迫越来越远离了意义本身。

欧文·亚隆说:“需要意义的个体如何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找到意义?意义的意义之一就是降低焦虑,减轻人在面对缺乏规律和结构的人生和世界时所产生的焦虑。另外,一旦一种意义感产生,价值观也会随之产生,反过来价值观能够强化人的意义感。”

2012年和2014年,林紫机构主办过两届人本主义心理学大会以及系列工作坊。其中,关于意义的分享,大会用的小标题是“骑牛而寻牛”,意思是,当我们在探索意义时,常常忘了我们本身就在意义之中。意义不是被寻找、创造或者“活出来”的、而是被“活着”的。

然而,一个悖论是,“活出意义”本身,却成了最大的焦虑来源。

今年3月,我参观香港自然学校时,读到一首诗,叫做《如意歌》,这首诗你可以在文稿中查看。而我因为喜欢,得知改编者是区纪复老师之后,随即进一步了解,知道了区纪复老师是在海边隐居的一位现代隐士。他在自己的事业高峰时期,辞去了令人羡慕的高薪主管工作,开始了极简生活:自己捡柴烧饭、栽种野菜、露天洗澡,30多年没有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别人不要的旧衣。他还会去菜场捡菜,因为在他看来,捡菜是惜福、可以让人学会谦卑。

区老师的故事,让我想到大陆也有不少这样的隐士。而且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为什么一定要在意义的追寻中焦虑地过一生?

于是,“佛系”和“丧”开始成了流行词。而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日本,已经出现过类似的潮流,畅销书《下流社会》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书中写到:“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宁肯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作者三浦展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事实上,不仅日本和中国,整个世界范围内,年轻一代都在源源不断加入这个新的族群,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努力追寻意义了呢?在我来看,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是因为长辈们活得用力过头了,当整个世界在西方工业文明的目标导向影响之下、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制造出更大的焦虑,年轻一代就不得不停下脚步、给整个系统刹刹车、以免人类付出更大的代价。

与西方世界观认为人的努力必须有一个“终点”不同,东方世界观更多地认为,生命是需要被体验的神秘。就像印度智者罗杰尼西所说:“存在没有目标,而只是纯粹的旅程。生命的旅程如此美丽,何必为了终点而烦恼?”

所以,欧文·亚隆总结说:“生命只是存在着,我们则恰好被投入其中。”

这,也是我的感受。去除生而为人的狭隘,将自己投入到万事万物中,对无意义的恐慌感就会减少很多。花谢花开、云卷云舒,有什么意义吗?没有,可是并不妨碍它们的美好;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落,还被人一脚一脚地踩着,有什么意义吗?也没有,可是并不妨碍它们的存在。

小时候,我经常和外公一起听广播。有一次听到根据作家欧·亨利的短片小说改编的广播剧《最后一片叶子》,又感动又难过。我想很多都听过这个故事,一个女孩患了重病,她看着窗外的树叶,心想等最后一片叶子落下,自己的生命也就要结束了。女孩的邻居、老画家知道了,连夜画了一片叶子,挂在树枝上。第二天,女孩醒来,看见最后一片叶子还在,于是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最后真的慢慢地好了起来;而老画家却因为着凉,染上了肺炎,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你也许会说:这个老人活得就很有意义啊!可是假如我继续告诉你,他其实一直是个脾气火爆、爱取笑人、爱喝酒、画了四十年的画却一事无成的人的话,你还会不会觉得他活得有意义呢?

也许你会调整一下说:他最终在无意义中找到了意义。的确,这个饱经风霜、穷困潦倒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完成了令人震撼的杰作。如果这是他这一生的意义的话,那么,这个意义其实是由无数个无意义构成的,包括对他人和对艺术的无条件的爱。这份爱没给老人的一生带来任何收益,看起来毫无意义,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所以才有了最后时刻的意义呈现。一切都是偶然、一切也是必然,生命之河流淌着,老人只是投身其中,像一片叶子一样经历生命的春夏秋冬,顺便也照应着另外的一片叶子。

年轻女孩就是另外的一片叶子。她将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藤叶上的时候,就给本无意义的藤叶赋予了意义。这份意义差点让她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是老人的爱、改写了她的生命轨迹。

而当年那个小小的我,之所以听到这个故事会那么心疼难过,是因为:我把老画家想象成了自己的外公,想象外公也一定会为了救别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而那样的话,我就再也没有外公了。因为爱,这个虚构的小说对我来说就充满了意义。

所以,2017年心理学大会上,我说:“万物生生不息,我们心心相印。”——存在本无意义,是爱,让我们有意义地联结在了一起,因此,存在就是意义。

【延伸阅读】

《如意歌》 区纪复老师改编后的版本

如意如意 如如意意

人有人意 我有我意

合乎人意 并非我意

合乎我意 亦非人意

人意我意 最好同意

大家同意 仍非天意

合乎天意 才真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