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通辽微电影演员【报名帖】论坛版主招募中!你是论坛的大神儿就来报名吧!招聘市场运营主任\新媒体运营专员\出镜主持等2015年内蒙古计划招400名特岗教师虚位以待  诚邀入驻
查看: 24290|回复: 0

[文旅]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8 01: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jpg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2.jpg

翻开张振宇的相册,重温旧日时光。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里,他年轻的脸俊朗而生动,承载着半个世纪的记忆,静静诉说着相册主人的精彩艺术人生。听张振宇先生回顾他的舞台表演、导演生涯,也是重走一回通辽市戏剧、电视艺术发展之路。

张振宇演过戏、写过戏、导过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演员,他经历了最艰难的岁月,仍执着于衷爱的演艺事业,参演了大量话剧、歌剧、歌舞剧,收获了掌声,也吃尽苦头。八九十代,他成为通辽市第一代电视导演,执导了我市第一部电视剧,导演拍摄了大量电视音乐艺术片、小品,策划导演了多场大型文艺晚会,是当之无愧的通辽电视艺术领军人物。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3.jpg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4.jpg

1941年,张振宇出生在吉林省松原市。那时,东北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时期,兵荒马乱,百姓生活颠沛流离。他3岁时,迫于生计,父亲离家去了天津,从此失联多年,6岁时,爷爷去世,留下他和妈妈、奶奶相依为命,靠妈妈给别人洗衣服、种地、打草绳为生。张振宇说,他的童年很孤单,“有爹有妈,却没有家……”幸好,有那些精彩的评书故事、京剧、电影陪伴,才让生活有了色彩。

1960年,正在保康镇读高二的张振宇,被抽调进科左中旗文化队,参加全市群众文艺汇演。因在群口快板《歌唱公社八大员》中的出色表演获奖,张振宇作为唯一的学生,被哲里木盟歌舞团吸收为演员。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5.jpg

19岁那年,张振宇在话剧《比翼齐飞》中,第一次出演男主角。那时的他还没有结婚,把大男子主义的丈夫演得拙手笨脚。几场演出下来,他深刻领悟到,“脱离了生活的表演,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在歌剧《三月三》中,张振宇饰演反面角色白匪刁连长,作为B角出演的他,意外地“红”了。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6.jpg

《陈嘉庚》中的朱德,《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的雷锋,《迎春花》中的江水山,《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红岩》中的徐鹏飞,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角色,张振宇都演得形象投入。“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登上舞台,演员就是角色那个人,一定要让观众满意。”正是心怀对演员职业的敬畏,张振宇塑造出一个又一个丰满、个性的角色。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7.jpg

当年,演员并没有人们想像中光鲜,收入不高,工作辛苦。数九寒天,赶上室外演出,为了御寒,他们只得把棉袄、棉裤套在单薄的戏服里。演员们脸上挂着“冻僵的妆”,“窝窝囊囊”地演了一场又一场,就算这样,观众依旧叫好连连,掌声不断。“那种幸福,只有站在台上的演员才能体会,无论有多少困难,都不值得一提……”

做科尔沁人自己的导演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8.jpg

张振宇的表演和创作几乎是同步的。早期曾用电影名创作了《给志愿军未婚夫的一封信》诗词联句,小歌剧《中秋之夜》,说唱《王老汉卖报》及大量快板作品。张振宇是汉族,在扎旗工作期间,任扎旗乌兰牧骑副队长,他与牧民们一起剪羊毛、铲地、修农具,帮他们理发,修理电器。他坚持学习蒙语,尽量用民族语言与当地人交流。美丽的蓝天草地,勤劳朴实的人民,真实的生活体验,带给张振宇无限的创作灵感。

他创作的歌舞剧《乌兰哈达》,好来宝《草原雄鹰》很快搬上舞台,演员们穿上蒙古袍,挥起了安代手绢。这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是很“出格”的事,但他坚持“只有穿上民族服装才最真实!”展现农牧民风貌,弘扬科尔沁民族文化,也就此成为了张振宇的工作主线。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9.jpg

1978年,哲里木盟话剧团成立,张振宇任副团长。1980年,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首届话剧导演专修班,接触到国外戏剧理论和作品同时,也有了向谢晋、秦怡、李默然等艺术家,叶露茜老师学习的机会,张振宇的专业能力突飞猛进。

1985年9月,哲里木盟话剧团撤消。时任团长的张振宇遗憾地表示,“话剧是没有欣赏门槛、离观众最近的舞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只要观众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我相信,20年后,人们还会走进剧场看戏……”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0.jpg

1985年10月,张振宇调入哲里木电视台。不久后,他策划导演了电视短剧《正点关门》《告状》,这也是由科尔沁人独立完成的电视处女作。次年,他导演的电视音乐艺术片《无名花的歌》和电视小品四则,获“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展播”二等奖。其中电视小品《借》,获全国城市台精神文明“金牛奖”二等奖,《意外收获》《车票》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1.jpg

1987年,由张振宇执导的,哲盟第一部反映草原生活的电视剧《拉骆驼的姑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业界轰动。1993年,他导演的电视连续剧《马背观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期间,《人民日报》等12家媒体刊发消息,国家计生委联合各级计生部门召开了观摩座谈会。该片荣获“全国无烟影片奖”“华北五省区舞龙奖”以及“中国人口文化奖”。

2001年,张振宇退休了,心却还在舞台上,受邀导演了话剧《新柜中缘》,乌力格尔剧《人民公仆牛玉儒》和大型情景歌舞报告剧《光明天使》。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观众需要我,有合适的题材,我还会继续工作……”

“科尔沁文化艺术要守住民族的根”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2.jpg

说起艰苦的经历,张振宇寥寥数语带过。提到成绩,他说,“文艺工作者没人能唱独角戏”。说到遗憾,他表情凝重——

2015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全国70部电视抗战剧循环播出。因为这事,张振宇掉过眼泪。他导演的抗日话剧《三骏马》,当年尽管颇受关注且获奖,却由于诸多原因,仅在1983年演过一场。“曾震惊中日朝野,八仙筒蒙汉人民团结抗日的故事,有史实,有剧本,却没能再把它搬上舞台和荧屏,一直是我的遗憾。”他又重新提笔,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三骏马》30多年后的第五稿剧本……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3.jpg

文化产业除了创造物质财富,在某种程度上更肩负着精神引领的作用。科尔沁文化独树一帜,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传承,才有发展,通辽市是自治区,乃至全国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区,有相当的民族人口基数优势,具备得天独厚的观众基础。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4.jpg

“通辽市正在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剧场和演员,能给来到通辽的旅客们,奉上独具科尔沁特色的舞台剧目,是对城市形象最好的推广和宣传。”张振宇说,“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成功,都不能脱离它的本土特质。作为科尔沁土地上的导演,就要守住自己的根,守住科尔沁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有自己灵魂的作品……”

人物|科尔沁文化艺术的守望先锋——导演张振宇-15.jpg

张振宇:1941年出生,汉族。国家二级导演,中国戏剧、电视家协会会员,现为通辽市戏剧、影视家协会名誉主席,传略收进《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记者:李晶

编辑:吴丽艳、石若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