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385|回复: 2

[今日霍林河] 草原生态完整,要靠监管机制维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2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
作者:马涤明

40年左右时间,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草原86平方公里的草原没了,而这只是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霍林河露天煤矿一家企业的“战绩”。6月底,当中央“回头看”督察组到霍林河煤矿的开采现场时,平躺在科尔沁草原上深度超百米,面积逾5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个大坑,着实令督察组感到震惊。

霍林河煤矿采煤40年,对国家和地方的贡献很大,但“科尔沁86公里的草原没了”这种巨大代价,是再大的贡献都无法弥补的。而这种巨大的代价,本应可以合理避免的。如果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能够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采煤和保护生态便不会成为一对矛盾。而如今采煤的经济目标压倒了生态环境考量,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监管机制的不合理。

霍林河煤矿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初为当地的地方企业,后通过资本重组成为中电投旗下的一员。不管是地方企业,还是后来的央企身份,这家煤矿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都密切相关:霍煤集团的挖煤数量、经济效益水平,与地方财政收入、官员政绩都呈正相关关系。这种情况下,让当地政府承担主要甚至是全部的生态环境监管职能,就无法实现监管应有的效果。

从地方政府本身而言,其既承担经济发展的任务,也承担着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但由于一直以来,后者都不是“硬指标”,这就决定了地方官员若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做出取舍,无疑会丢弃“绿水青山”选择“金山银山”。那么,当地政府对“边挖煤、边毁草原”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而对“边开采、边恢复”推动不力;煤矿每采一吨煤只拿出1分钱来修复草原,地方政府却仍给出“执行情况挺好”“都在按要求治理”的评价,这种情况就一点都不奇怪。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问题,要求自治区政府整改后,当地两级政府、有关部门仍对霍林河煤矿未按要求修复草原、恢复生态的问题态度暧昧,甚至帮企业遮掩问题,以造假的材料欺瞒督察组……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还是出在政企之间的利益纽带上。当政府片面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效益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纽带”,就造成了行政监管与企业违法之间“最远的距离”。

尽管中央环保督察的力度很大,但毕竟无法替代常态化监管,此时若常态化监管机制因陷入利益关系导致无效,那么,让无利益关系“第三方”来进行监管,显然是合理而又迫切的命题。多年来,各方一直在讨论,环保执法体制实行垂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但与目前的“利益羁绊模式”相比,起码是最不坏的次优选择。

资源型产业破坏生态环境,而地方监管不力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不管是针对企业还是地方政府的严厉问责,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种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唯有改革现行监管体制和机制,使环保监管体系“去利益化”,才能彻底避免“一家煤矿挖掉一座城”,甚至以“草原没了”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继续上演。(马涤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3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
回复楼主帖子能赚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3 2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武汉大学
我了个去,这样啊,我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