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之间 发表于 2024-2-22 13:24:21

难忘的瞬间 历史的记忆——基建工程兵霍林河建矿印迹

#精品长文创作季#


1975年6月10日,躺在病榻上的周总理还在不断的翻阅各种文件,并仔细审阅,随后作出各种批示。在众多需要处理的文件中,他忽然发现了新华社吉林分社记者李德天发表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的一篇题为《吉林省和内蒙古交界处发现大煤田》的重要消息。此时,周总理眼前一亮,盯住文件许久,最后拿起笔在文件的空隙处作出了这样的重要批示:“先念同志,此事如确,单靠吉林省动手太慢,规模太小,速度太缓,请查明,交计委议。周恩来,1975年6月10日。”
自从周总理作出批示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创业大会战在霍林河畔开始了。有人这样概括当初的霍林河:“晴天一顶,荒原一片,房屋一间,水井一口”。所谓的房屋,据说那一间土房,是牧民夏季的小商店;水井是地质勘探队的一口饮水井,除此之外,这里一无所有。


























矿区一下子涌进几千人,住宿就成了难题,帐篷不够用,就用柳条笆抹上泥搭成一个个“宿舍”,里面还搭成了两层铺,上下住人,住在下面的坐不起来,躺在上面的直摇晃。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9月就下起了大雪,气温急剧下降,等到了冬季气温更是一下子降到零下30~40℃,单薄的帐篷里生两个火炉都不顶用,4个人昼夜轮班生炉子,照样抵挡不住严寒,睡觉时人人带着棉帽子,早上醒来时,被子上、帽子上依然落满了从外面刮进来的雪花。














1977年,随着矿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原有骆驼脖子采石场由于质量不符合建筑施工需要,矿区指挥部决定在西部的西风口重建一个采石场。于是,采石队伍从骆驼脖子搬迁到了西风口,他们在短时间内建起了地窨子,开始大规模的采石生产,由于打井没打出水,生产生活用水全部靠指挥部用车送。进入12月后,暴风雪多次来袭,气温降至零下30多度,10天之内必有7至8次暴风雪,况且昼夜不停。
此时,进山的唯一通道被大雪封堵,贮存的粮食可以吃上很长一段时间,可是送水车却进不来,采石场断水了。留守在采石场的民兵开始自己动手化雪取水,做饭、洗脸、刷牙、洗衣服全靠雪水解决。没多久,储存的煤也要没了,于是,他们冒着严寒在雪地里捡牛粪补充燃料。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吃了4个月的雪水,直到次年3月打通雪阻,才结束了吃雪水的生活。由于吃雪水缺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的民兵战士出现了指甲干裂、发瘪和头发脱落等多种症状。










当一排排地窨子建起来后,整个山坡也显得蔚为壮观了。然而,到了大雪纷飞的时候,地窨子被积雪掩埋起来,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最后只好挖出一条地道进进出出,在这种极度严寒的情况下,一千余人的居住地中竟然有436人被冻伤。在那个年代里,“严寒”、“暴风雪”、“寒冷”、“白毛风”几乎成了霍林河的代名词。多年后,一提“霍林河”3个字,很多人都会产生畏惧感。
























在建矿初期,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已经印刻在了开发霍林河煤田的史册上,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或者内心的痛。那时候,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不管他们多大年纪,不管他们什么职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大露天煤矿。他们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群体!
















岁月可以淡化往昔的过程,但不能磨灭人们的良知与记忆。作为当年的一代建设者,尽管有些人的名字早已被人们忘记,但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代号”——“开拓者”、“三千五民兵”、“七六年进矿的”,或者“铁道兵”、“基建工程兵”等等,这些特殊的“代号”早已镌刻在后人的心里,无法抹去。














基建工程兵高度重视霍林河矿区建设,基建工程兵朱光副主任(副司令员)亲自坐镇担任指挥部担任总指挥,基建工程兵黎原副主任(副司令员)带领工作组深入霍林河矿蹲点调研,基建工程兵煤碳指挥部刘杰副政委兼任44支队第一政委。基建工程兵投入兵力近万人。
如果说草原可以作证,那么霍林河正像是一座耸立在草原上的创业丰碑!从第一顶帐篷开始,从第一锹泥土开始,从第一栋地窨子开始,从第一铲土方剥离开始……这些看似简单的第一,却是草原上划时代的第一,更是为一座丰碑的崛起创造的第一。如今,在这片土地上,镌刻在城市灵魂里的创业精神时时刻刻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忘的瞬间 历史的记忆——基建工程兵霍林河建矿印迹